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參展者名單

遊藝廣場
林彥汝 洪敏瑜 郭家伶 蔡嘉芳 黃郁軒 張雅婷 沈奕妤 施怡妙 黃鈺婷

台大體育館
張翊柔 張世宜 林玠均 劉文涵

竹圍工作室
林珊如 陳碧琪 汪宜君 陳育儀 黃鈴馨 劉怡如 陳沛珛
賀琬芸 張品慈 陳怡璇 方姿文 陳奕宇 林志瑜

師大藝廊
張致中 莊凱程 陳德禧 林珊如 陳碧琪 詹迪薾 汪宜君 陳奕宇 陳育儀 黃鈴馨 劉怡如 陳沛珛 賀琬芸 張品慈 陳怡璇 方姿文 林志瑜 施盈聰 林彥汝 洪敏瑜 郭家伶 蔡嘉芳 黃郁軒 張雅婷 沈奕妤 施怡妙 黃鈺婷 張翊柔 張世宜 林玠均 劉文涵 賴建華 李綺芬 林雅雯 黃書容 景思穎 詹淇淇 文藝霞 吳冠宜 游知穎 陳昭琳 徐嫣慧 魏心昱 吳玟靜 周牧音

展覽日期




_2008/4/16 – 2008/6/12

1.
校外展

_i. __未命名01_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游藝廣場 -- 4/16-4/26

_ii. _未命名_02台大體育館 PF8 [Der Zarewitsch & OFF RECORD ]-- 4/26-4/27

_iii. 未命名_03竹圍工作室 -- 5/25-5/31


2.
校內展

_i. __未命名_04師大藝廊 -- 6/7 – 6/12

3.
開幕茶會

_6/7 P.M. 2:00 師大藝廊 台北市師大路1號



策展理念

畢業美展的做法只能申請一個偌大的空間,所有的作品不論性質相近與否;
不論是否能夠對話,全部塞進畫廊中,相近如賓的取出適當間隔掛在牆上

--這樣嗎?
對於約定俗成或稱之尋規蹈矩的師大畢業美展,做出這樣的提問。

近年師大美術系的學生創作形式,其實早已超出師長想像範圍,
只是每年固定舉行的系展仍難脫窠臼,無法給予學生發表的機會,眾人也無緣看見多元的創作。
在這最後的展覽機會(必須面對現實,畢業後不一定仍有機會),
試著將四年來積攥下來的一切,自己重新找出適合的展覽形式。

而這樣的提問也是要打破參展與策展的隔閡
,參展不只是交件,策展不是規劃平面圖;
讓參展人身兼策展,能夠掌握展場條件,使作品與展場做最好的配合,
而非臨時去頭截尾的讓作品無法完整呈現。

此次畢業美展包含了校內展及校外展,
一連串緊鑼密鼓從四月初開始便可在東吳大學城中校區游藝廣場瞥見畢業校外展的蹤跡;
展期由4/16-4-27
緊接著是4/26-4/27台大體育館Petit Fancy8(以下簡稱PF8)。
5/25-5/31則是在竹圍工作室
從6/7開始便是全班參予的校內展,於師大藝廊展出至6/12。
從各個展場特性可以看出這次的畢業校外展內容十分多元,包括了動漫同人活動的PF8等等。

各個展場成立各自的策展團隊,各自對於展場及作品做出最適當的調整,
思考展場與作品間真正的關係;而非如同大拜拜般所有東西齊聚一堂,各自表述不說,甚至互相干擾。
而展名則是對策展者與藝術家間的關係所做出的質疑;
創作者的作品是以本身意志所創作,而策展人所期待的卻是其他的表述,
在創作者參與策展人所策之展時,無形之中變形成一種”上下交相賊”的曖昧不明關係;
對於此我們提出的是未命名,以”未命名”來命名展覽,
強調創作者獨立策展、不受曖昧展名左右,將重心放回作品本身的精神。
未命名的編號只是按照日期順序所定,無機無屬性的不干擾作品。

撰稿人/陳怡璇